我花了 3 天把《轉念的力量》看了兩次,但我花了 3 個月才真正開始有一點明白、 “轉念的力量” 對於自己的身心有多大的安慰,得以讓我真正的遠離痛苦,獲得平靜。
「他是不是不愛我?」、「為什麼他要這樣說謊對待我?」、「老闆就是一個被寵壞的富二代」、「為什麼媽媽一跟我講話我就覺得很厭煩」這些往往是很多人腦中的念頭。而且當我們人生遇到困境時,腦中更是湧現越來越多負面的想法,感覺整個人就像淹沒在負面的念頭無法呼吸,該怎麼辦?
《轉念的力量》這本書用步驟式的方法教你如何一一擊破這些念頭。
這本書的誕生
《轉念的力量》是由賴佩霞女士撰寫的,她是一位母親、演員、歌手。
作者在她另外一本書《我想跟你好好說話》前言述說他如何接觸到心理學、身心靈領域:「我之所以跨入身心靈領域,一開始是因為跟母親的關係處不好,又因為父親長時間在生命中缺席,造成我心理上的疏離感⋯⋯ 更讓我急欲擺脫痛苦的人生」
這本《轉念的力量》的誕生是因為作者當時歷經了母親的離世、離婚這些人生困境的哀傷綁架,她想要「尋找生命的解答」,在一次課堂中接觸到「轉念功課」,領悟到轉念對處理心裡不舒服的感受非常有效。
「轉念功課」是由美國知名心靈導師拜倫・凱蒂所倡導的。這本書的誕生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看這本書的人,都能看清楚自己腦袋裡的念頭如何影響了生命品質,同時透過「轉念」這一套簡單的方法,快速淨空腦袋,讓自己的內心得以安靜下來,然後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。
為什麼會看這本書?
會看到《轉念的力量》這本書,感覺就像是冥冥之中的一個緣分,再加上自己想自救、救贖的那份渴望,讓我很快的買了書,用三天的時間看了兩次。
在書中的前言段落說到:「對大多數人來說,總要等到某天身體出狀況,或遇到痛徹心扉的難題,才會想要徹底改變。」
這句話給我重重的一擊。
當我深陷於負面念頭無法自拔,但我同時非常想要從中抽離,《轉念的力量》的出現就像是一個浮木,我抓住了它。
認識到轉念,就像給予我明確方向,讓我有機會去自己選擇一個相對安定的狀態。
什麼是轉念?
對第一次聽到「轉念」的人來說,第一直覺可能是“逃避”、“叫我放下不去想“。
當我們遇到不開心的事情、情緒上來時,最常聽到別人說:「深呼吸,吐氣… 深呼吸,吐氣…,深呼吸,吐氣….」這樣有意識的大大的呼吸可以調節我們的大腦冷靜下來。
我在看韓劇《我們的藍調時光》第一集場景在銀行,來了一位因為投資失利怒氣沖沖的客人,銀行經理崔漢修跟同事說:你端一杯會燙口的熱茶給他喝,讓他沒辦法一口喝下,這樣他在把熱茶吹涼的時候,脾氣就會跟著冷靜下來了。
情緒上來時,趕緊讓自己冷靜下來,其實大家都知道,但我們要很有意識的去覺察到,並且去冷靜下來。
念頭會引發情緒,而任何負面情緒都是在警示我們的世界「出狀況了」。
而「轉念」對於處理心裡不舒服的感受非常有效。
「轉念」是由對自己的 4 句提問+提出反轉,來明白你腦中的那些痛苦的念頭,只是幻覺,讓你的頭腦看清楚「事實真相」,讓你不用再持續陷入過往種種的負面念頭或情緒。
「只要是渴望看清自己的人生為何陷入困境,不願意繼續被念頭俘虜綁架,想把自己腦袋瓜裡亂七八糟的念頭一一梳理的人,都直得認識「轉念」」_《轉念的力量》
什麼樣的念頭需要轉?
凡是讓你感覺到不舒服,對你沒有加分的念頭,通通都可以轉念。
我們大腦的預設工作就是會一直產生各種想法念頭,當你狀態好的時候,大腦產生出來的念頭就是正向的。
反之,當你情緒不好、遇到狀況,大腦更是不會停止產生念頭,這些念頭一個比一個負面,你也被自己腦袋的念頭影響,深陷其中。
轉念就像是一塊浮木,得以讓那些在茫茫生命大海中載浮載沉、看不到方向又不知所措的人有所依持,進而有機會去選擇一個相對清明、安定的狀態。_《轉念的力量》
轉念 5 步驟
《轉念的力量》提供了 5 個轉念的步驟,它是 4 個提問+ 1 個反轉,每個提問是你要對自己的提問,最後 1 個反轉會需要你好好思考,會比較難以上手需要練習。
當然這些都只是步驟讓你比較好上手,到最後它會內化成你的反射直覺。
未來,當你的腦袋開始產生念頭時,你會意識到這些念頭的產生,也可以很快的將念頭轉掉。
這邊舉一個生活的情境為例子,你和一位好朋友約好了一個期待已久的聚會,甚至為此精心挑選了餐廳並規劃了行程。然而,在約定的當天,朋友突然傳來訊息說:「不好意思,今天有急事,可能沒辦法去了。」你感到失望,甚至有些生氣,覺得自己被忽視或不被重視。
你覺得「朋友不遵守約定,自己的時間不被重視」。
現在你可以照著這 5 步驟開始對自己提問:
提問ㄧ:真的嗎?
轉念的第一步,也是最關鍵的一步,當你有負面情緒、念頭產生時,問自己「真的嗎?」這一句自我提問可以幫助自己跳脫慣性的思考模式。
「你心想:「朋友不重視我,才會臨時取消。」請問自己,這個念頭是真的嗎?」
提問二: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?
當你問完第一個提問「真的嗎?」,可能會有兩種情況:
一,你會不假思索反射的回答「當然是真的啊!」
二,答案可能並不是那麼的肯定
不論是哪一種情況,第二句提問的重要性就出現了。
第二句提問:「我能確定這是真的嗎?」,我自己會更喜歡加上數字,會有數值衡量的參考點:「我能 100% 確定這是真的嗎?」
「你能 100% 完全確定朋友不重視你嗎?」
提問三:有這個念頭時,我如何反應?
接下來提問三跟提問四的問句,你要仔細的去感受、自己的內在感受的變化跟觀察自己身體當下產生的細微反應,把所有反應、感受都寫下來說出來。
「當你認為朋友不重視你時,可能感到憤怒、失望,甚至影響你們的關係。你的腦中可能開始產生更多朋友曾做過的一些你不喜歡的行為舉止,開始被無限放大。」
人可以控制自己要說的話,人可以輕鬆的說話,但是身體的感受、反應、心跳、體溫是你無法控制的,這就像是電影中的測謊機一樣。
提問三就像是一種指引,透過有意識的靜心沈澱,回顧事情發生當下的糾結、無奈、無助與憤怒
提問四:沒有這個念頭時,我是怎麼樣的人?
提問四讓人難以在第一時間馬上回答,馬上體悟。
因為這些讓你感覺到不舒服的念頭,往往是基於你曾經的經驗,已經記錄在你的身體記憶,這些念頭常常是你已深信不疑,甚至當成你的人生態度,說穿了也就是你的執念。
執念要怎麼拔除?要轉念。這就是你需要練習的。
「若沒有「朋友不重視我」的念頭,你可能更能體諒朋友,保持心情平和,並利用這段時間做其他有意義的事。」
第四個提問對很多人來說,往往也是最困難、最花時間的一環,因為我們可能從沒想過,脫去那個框架的自己會是怎樣的人,當然更沒有享受過少了這個念頭的日子,可以變得多麽輕鬆舒服。
反轉,並找出三個實例
恭喜你完成了前面四個提問,最後一個步驟就是「反轉」。
我自己在練習反轉時,也很難抓到訣竅,這也是一個原因為什麼我花了很久的時間在體悟「轉念」的步驟。
「反轉」其實就是把本來一直往他人的注意力,反轉到往內回到自己身上。
你以往投注在別人身上的指責、批評的心力,反轉回到自己的可以控制的事物上。
將原念頭反轉為「朋友重視我」,並尋找證據支持這個新念頭:
- 朋友平時經常關心你的近況。
- 他曾在你需要時提供幫助。
- 他主動提出重新安排聚會時間。
這只是一個舉例,你也可以放掉「朋友不重視我」的這個念頭,去反轉成其他事實。
「反轉」你可以利用以下幾個句子來幫你比較好上手
- 把「他不應該」…. 反轉為「我不應該」
- 「我再也不要在他身上經歷」…. 反轉為「我期待…」
我的轉念練習
「學過轉念的最大斬獲是,當情緒上來,選擇不做情緒反應,先找到腦子裡的關鍵聲音,等念頭轉好了、腦袋清楚了、心情平復了,沒了嫌隙時再開口。這時選擇理性或感性回應都行,這是親密 #關係 一洗芥蒂最好的抉擇」
我在一個相對身心、情緒不是很穩定的時期看了這本書,我花了三天的時間看完它,馬上的應用,也記錄下來在這篇文章中人不應該撒謊,真的嗎?
在實際的練習轉念時,非常的卡,而且在跟別人分享時甚至被說“你不要那麼執著”、“你有點太鑽了”(當你聽到這些話如果有產生負面念頭,又可以拿來轉念了)
結語:轉念的核心其實是「照顧好自己的情緒」
我認為「轉念」這件事的核心其實是「照顧好自己的情緒」。
有練習過轉念的人,你會比較有意識的覺察到自己的情緒被攪動時,可以迅速的停下來,阻斷負面情緒持續蔓延,另一方面可以讓自己平靜的看清楚當下事實的狀況跟現實。
書中確實的給予明確步驟教你如何轉念,但當你在生活中練習內化成為你一部分時,未來只要你有負面念頭產生時,大腦就會很自然有意識的問你自己「真的嗎?」。光是這 3 個一出現,其實你就知道答案了。
我非常推薦這本書給每一個人,如果你目前有遇到一些困境卡關更是推薦你。